在雷耶斯角尋鹿

在雷耶斯角尋鹿

想了好久的尋鹿之旅,終於在四月下旬出發了。這個時候的雷耶斯角(Point Reyes)已經過了花朵盛開的時期,凋謝的花瓣——粉的、紫的、黃的——好像是在為初夏做準備。

母親傳了訊息給我與哥哥,告訴我們她上一週忽然得了顏面神經麻痺。她臉部右半邊的眉毛橫豎了起來,嘴角往上歪斜,閉眼時右邊的眼睛也無法完全閉合。訊息的照片裡,母親沒有太多的表情,深邃的雙眼盯著鏡頭,有些肅穆,但那歪斜的嘴與眉又似乎組成了一個詫異的微笑。似笑非笑的臉,有些詭譎,有些愁苦。

我的生命教育

我的生命教育

傍晚回到家,匆匆忙忙地開始切香菜、搗蒜頭,想要做一碗涼拌酸辣粉。邊調理著醬汁,邊檢查訊息,G說她再過五分鐘就會打來了。

G是我在東岸唸博士班時最親近的摯友。她來自紐約上州一個貧困的家庭,母親在超市當收銀員,繼父這一兩年動了幾個大手術而行動不便。其實,有關G的家庭,我知道的細節並不多,模糊地明白他們一家人在貧窮與毒品之中沉浮,辛苦地維繫著家庭的功能。這樣的家庭,有愛,有歡笑,也有傷殘。

靜觀一個沒有救贖的髒污世界:楊小娜《水鬼》

去年十二月,終於讀完了亞裔美籍作家楊小娜 (Shawna Yang Ryan) 的小說 《水鬼》(暫譯,Water Ghost)。開始讀這本小說是去年四月的事情,那個時候的我正經歷著目前為止的人生中最艱難的階段,意識到再怎麼用力與衝撞,最終只能期盼幸運之神的眷顧——物事的成全有時候及懸在你摸不到也猜不透的緣分裡。舉步維艱的時刻,我決定先帶著芝麻從東岸到加州的沙加緬都 (Scramento) 找君翊,而那裡正是《水鬼》故事裡的發生地。

Oct. 23 2022

Oct. 23 2022

星期天的早晨,吃完早餐,我們到附近的一處公園散步。原本只是想說看看濕地與山脈,認識一下附近的步道,沒想到卻邂逅了一個大鹽池。這個公園位在舊金山海灣的最深處,海水從狹窄的金門大橋灣口進來以後留下營養物與鹽,因而造成鹽分較高的濕地生態圈。漲潮時從海灣湧進乾淨的水源,退潮時潮汐又會帶走這裡的污染物,這裡的生態圈因而有足夠的土壤養分支持許多耐鹽的植物、水鳥。

看展的下午 x 史丹佛坎特藝術中心

看展的下午 x 史丹佛坎特藝術中心

上一次看展覽,是去年十二月的事情。秋冬之際,回台灣休息一個月,易嫺邀我一起去了展在北師美術館的「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2021年正逢台灣文化協會創立滿一百週年,而「光」這個展爬梳的正是日治時期由文協所引領的台灣藝術與精神樣貌。

回頭

回頭

那一天,在太浩湖 (Lake Tahoe) 附近的一座山頭上,我們看到了雪。正確地說,應該是冰雹——六月中旬時無聲且迅速的冰雹,重力加上冰凍的雨點,輕打在我們的衣服上。那個時候大概攝氏六、七度,其實沒有很冷,是我們的身體曾經熟悉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