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與學生們結束了這學期最後一次的線上討論,也是我們最後一次見到彼此。雖然課程還沒有結束,我們接下來兩週也會繼續用課程網上的討論板進行寫作練習、分享與回饋,但準備把線上會議關掉的時候,我們說了很多次再見。明明春假前面對面相處才八週,卻已經覺得捨不得了。

51ut65CaFAL._SX332_BO1,204,203,200_

自從學校宣布全部的課程改成線上授課,我重新設計了課綱,考慮到學身們的身心狀況、學習環境與資源不同,也給大家Online以及Offline的參與方式。每個禮拜,大概有一半的學生參與線上的授課,另一半的學生則透過每週的寫作與意見回饋來進行互動討論,最後我們再一起寫課程筆記與回顧,幫每個禮拜的文本作結。這樣的課程變更意味著要準備的材料以及要改的作業變多了,但是每一週閱讀學生們寫的分析、他們給彼此的意見回饋還有課堂後的心得與筆記,我都替他們的付出與收穫感到驕傲。

災難之中,仍有文學,仍有閱讀,我知道我與學生們都是幸運的。

這一週我們讀了詩人Kathy Jetñil-Kijiner的作品–Iep Jāltok: Poems from a Marshallese Daughter。Jetñil-Kijiner來自馬紹爾群島,是一位母親、老師,也是一位致力幫受到核彈試爆與全球暖化波及的家園發聲的運動家。就像許多太平洋島國一樣,鄰近太平洋中央的馬紹爾群島也經歷了多次的殖民暴力:16世紀起被西班牙帝國殖民、19世紀時被賣給德意志帝國成為其貿易屬地,一次世界大戰時遭到日本帝國的侵占,並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成為聯合國底下的「太平洋群島託管地」,交由美國託管。

二戰結束後是馬紹爾群島另一個夢魘的開始,從1946年到1980年間,美軍在多處環礁進行核彈試爆,並強迫遷移了住在這些小島上的原住民。當年產生的放射性物質至今嚴重影響島民的健康與生育。今天,位於馬紹爾群島境內的魯尼島(Runit Island),仍然存放著當年核彈試爆後留下的核廢料。在海平面上升、海水侵蝕等狀況下,最近傳出了儲存槽出現龜裂、放射物質流出的現象。

Iep Jāltok這本詩集回應的即是多重的帝國遺毒造成的世代傷害,卻不只是一本控訴與見證之書。夾雜在敘事性強的詩篇裡的是詩人對未來的渴盼,還有傳統文化的復甦與再創造。在馬紹爾詞語裡,iep jāltok 指的是一種傳統的籃子,籃子的開口總是面向說話者,代表讚禮的iep jāltok在當地文化裡也與女孩互為表徵,是馬紹爾母系社會的象徵符號。詩人回歸到島嶼的創造性神話、族人與島和大海之間的關聯,藉此闡述著她的族人,尤其女孩及女人們,還有整個馬紹爾群島能夠帶給這個世界的禮物。

這本詩集是這學期「跨太平洋亞美文學」的課堂上最後一個指定文本,好像很適合此時身處不安、看不見未來的我們閱讀。

最後一次的線上討論開始時,我請學生用一個形容詞來描述自己的心情近況,有學生說她因為實習機會被取消了而很失望,有大四的學生說這是她第一次也最後一次上文學課,不能參加畢業典禮,一切很不真實,也有學生分享他最近開始學做園藝,另一個學生說她原本畢業後計劃去紐約工作,不知道現在還能不能成行。我也跟學生們分享的我的不安,關於我自己畢業後可能很蒼涼的前景,關於回家。

雖然看不見未來,但是有著健康的身體與安身的屋簷的我們,在瘋狂失序的世界裡是極度幸運的。並且,還能夠閱讀,還能夠分享,花時間理解一個受過重大創傷的原住民族是如何在災難中修復失去的文化與身體。

我特別喜歡Iep Jāltok中一首講述Jetñil-Kijiner與她的奶奶的互動的詩。與詩集裡其他在形式、語言上更有創意的詩相比,這首詩顯得平凡不起眼,講的是她從夏威夷回到馬久羅(馬紹爾群島共和國首都)探望她得了舌癌、不能言語的奶奶。Jetñil-Kijiner不太會說族語,所以她也不能以語言向奶奶表達他的愛與關切。詩人把因為癌症而失去的舌頭與因為殖民而失去的語言做連結,核爆與殖民的遺毒、崩壞的身體、失去的言語在詩句裡連成了苦痛的圖景。

但學生們說這首詩仍然透露著希望,就藏在奶奶送給詩人的刺繡手帕裡。我們於是討論了詩人與奶奶之間無聲無語的溝通,她們共同的感知與碰觸。

這讓我想到語言的極限,還有因為殖民而失去語言這件事情的極限。這首詩正視失去舌頭與母語的傷痛,但透過奶奶的刺繡手帕也說明了語言所不能傳達的平凡日常、細碎情感。原來許多看似無望的失去,並不是絕境。

線上課堂的最後,我們著眼於「禮物」這件事。詩集的起頭與終章都有一首形式上模擬了傳統馬紹爾籃子形狀的詩,我問大家為什麼詩人要把這兩首模仿iep jāltok形狀的詩分別放在詩集的開頭與結尾?學生們說第一首形象詩著重於描述馬紹爾女人,詩集結尾的第二首形象詩則擴展到整個馬紹爾民族,甚至是群島,像是島要送給世界一個禮物。他們說,這份禮物跟美軍當年從日本帝國那「解放」馬紹爾群島所贈送的「禮物」(經濟資助、罐頭食品、軍事保護)是不同的,是沒有要求對方償還,源源流向讀者以及受傷的島嶼、大海的禮物。

經歷了十三週的閱讀,明顯感受到學生們的感知與表達能力提升了。

時常覺得文學的創造以及閱讀本身都仰賴許多先驗的條件,是教育、文化資本的累積,也是社會階級與特權的複製。帶著這樣的理解去閱讀與引導,我希望我們都能在共讀的經驗下,成為更能夠反省、對他人的失去有想像力的人。看見事物的侷限,也看見自己的局限。

我們都將在這場災難中失去一點東西,但是既不用承擔上一代或是照顧下一代的我們,在資本泡泡裡的我們,還不至於走到絕境。

這學期最後一次一起討論文學作品了,我們都給了彼此許多禮物。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