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晚上忽然想要畫畫,想將近兩個月前旅行所見到的顏色與光畫下來。打開 iPad 裡的相簿,回溯過去這個冬天的旅行:台北、台南美術館、孔廟、老屋咖啡、池上、長濱、三仙台、知本、名古屋、合掌村、拉斯維加斯、死亡谷、大峽谷——照片彷彿是自己走過這些地方的證據,旅行當下的美感經驗與思索,至今令我難忘。
看了好久,找到一張在池上拍的瓶中稻穗,鎂光燈下的稻穀發著光。
那一次的台東之旅,我因緣際會地參觀到蔣勳文化基金會在池上鄉福原國小旁開辦的書房。書房原本是日據時期國小校長堀尾一彥的宿舍,曾經因年久失修而顯得頹廢,後來甚至因為缺乏維護經費,差點面臨被拆除的命運。所幸,在地居民四出奔波募集資源,並找到了素人藝術家與老屋修復職人王金生先生翻修老校舍,毀損的日式老屋因而有了新生命。
校舍目前由蔣勳文化基金會租用,裡頭展覽了作家的書法創作、池上攝影,還有一本一本的出版品。翻新過後的校舍本身也像是一件藝術品,冬天縱谷的暖風從敞開的落地窗吹進來,午後的光打在深褐色的榻榻米木板上,重新粉刷過的牆面散發著安定心神的象牙白色,而我與為數不多的訪客坐在地上聆聽被遺忘的破敗校舍重獲新生的故事。
意外的邂逅,與在地歷史還有作家的生命故事因而有了連結,即使身在幾十萬公里以外加州,我仍然時常想起那個下午安定充盈的感覺,彷彿被庇佑。
老屋的玄關門口有個奶油色的瓷花瓶,裡頭插上了一簇金黃的稻穗。結實纍纍的稻穗低垂著,稻子的莖則筆直地向上發散,寧靜之中,這一瓶稻穗顯得謙卑卻莊嚴,讓我想起年少時期很喜歡讀的作家席慕蓉曾經出版的一版書《寧靜的巨大》。
想用粉蠟筆與粉彩捕捉那瓶稻穗帶給我的美好感受,打底稿的時候,特別注意到當時的鎂光燈在瓶身與牆上製造出優雅的光影。那簡潔素雅的感覺,像是訴說著某一種跟土地緊密連結的生命情懷,也是身在大洋另一端的我日常生活裡無法感受到的。於是明白為什麼許多重要的東西,肉眼無法看見;而肉眼所見,也時常遮蔽了我們透過靈魂與感官所能領受的。
冬天就快要結束了,翻了一下節氣,發現原來馬上就要立春,家門口的李花早已經開花了。忙碌的生活與工作,時常有許多讓人覺得迷失的時刻,竟然忘了季節更迭,生命此時正要復始。白色的李花,早已在冬天結束前像白色的爆竹一樣綻放,經歷夜裡大雨的洗禮,溫柔地飄落在地上。
而手機螢幕裡的稻穗,也早是上一個秋天的事情,來自台灣的東海岸。